【温馨提示】2022年“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荣誉研究辅修学位”招生报名7月11日截止
发布日期: 2022-07-09

一、学位简介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而区块链是集成了分布式网络、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应用的新一代信息系统,通过数据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有望解决网络空间和数据资源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推动互联网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变革,重构信息产业体系,赋能数字经济,是正在发展的Web3和元宇宙等数字产业的核心技术。

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于区块链与数字经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大学教育需要针对痛点问题为国家及时输送优秀的急需人才。同时,区块链与数字经济领域也是新型人文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领域,需要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开展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本学位从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的学科前沿出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社科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和课题的研究与支撑下,以理论研究、智库服务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以政产学研合作为实际教学模式,在区块链与数字经济方向上构建起一整套国家急需人才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批学科基础扎实、综合素质突出、实践能力优秀、具备国际视野、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高速发展需求的区块链与数字经济优秀人才。

本项目聚焦区块链与数字经济,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行业精英与校内名师共同讲授其基本理论和技术,及其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政务民生、金融科技、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社会治理、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娱乐、元宇宙、NFT、Web3、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指导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

本学位培养的学生应该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立志献身新时代祖国的建设事业。参与学生应对前沿信息科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较快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书面表达和沟通能力。

荣誉辅修学位是学校自主颁发的学习项目的荣誉性证明,非国家学位主管部门授权颁发的正式学位,不具有正式学位法定效力。学生完成荣誉研究辅修学位项目培养方案要求的内容,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荣誉研究辅修学位。本学位培养周期为2年,获得学位需要完成30学分,其中理论方法课程14学分、实践课程1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6学分。学生在本学位项目中所完成的课程学分可替代主修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学分和发展指导类课程的学分,最多可替代12学分。

二、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14学分)

实践教学(10学分)

实践课程不采用课堂授课方式,采取实地参访,案例研讨,实务讲座,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等多种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时间地点根据课程内容和方式由指导老师确定。

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完成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的相关项目实践,并针对自选题目或老师指定的项目,在老师和助教的指导下分组完成一项完整的区块链与数字经济项目,完成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并作为课程考核依据。

鼓励学生以实践课程为基础,申报各种各级大学生创新竞赛或科研活动,例如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和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并积极参与高水平国际会议,展开国际交流,取得的相应成果经实践课程老师确认后可以作为实践课程考核要求的项目。

三、选拔原则

学生遴选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推荐和荣誉辅修学位项目评审专题组选拔的方式,在参考报名学生专业特点、学生规模、男女比例等因素基础上,由导师团队面试后确定最终人选。选拔学生人数不超过15名。

四、报名条件

报名参选的学生应满足以下条件:

1. 我校2020级全体全日制本科生(含港澳台、不含留学生),选拔范围面向全校所有学院。

2.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道德品质优良。

3. 参与学生应对前沿信息科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较快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书面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具备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5. 本科第一、二学年所有课程必须通过,学有余力,成绩优良,平均学分绩理工学科应达到3.2以上,其他学科应达到3.4以上,英语成绩良好。

6. 各类学术竞赛及科研项目中获得突出成绩者,具有相关领域实习经历者,具有各类社团活动组织经验者,优先考虑,且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来自西部边远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

五、报名方式

下载文末报名表附件,认真填写完成后,连同个人简历和成绩单(可以从教务系统导出),发至邮箱qklszjj@yeah.net。邮件和报名表均需以“姓名-学院-年级-区块链与数字经济”格式命名,且报名表格式需为.docx。(例:赵强-统计学院-2020级-区块链与数字经济)

报名时间:2022年6月25日至2022年7月11日24:00

联系人:贺老师

联系电话:010-62517667

六、教学资源

软硬件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区块链研究院、信息学院区块链教学实验室和元宇宙研究中心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5月,是学校立足优势学科发展基础,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孵化建设为核心使命的实体教学科研机构,是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学科特区”和“人才培养特区”。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交叉科学研究院立足“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体系的优质基础,按照“广泛培育、深度聚焦、精准打造”思路,更加瞄准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更加凸显人文理工交叉特色、更加聚焦数字社会科学领域,明确“数字社会科学”三个重点方向:“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人文”。交叉科学研究院将进一步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深度交叉融合,围绕数字经济、区块链、人工智能、国家治理、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推进学科交叉政产学研协同,聚力培育人文理工交叉全国领先的标志性成果,为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响应党和国家研究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号召,依托其在区块链领域研究的深厚底蕴,成立的跨院系交叉融合的区块链研究院。该研究院是国内乃至全球最早成立人文理工交叉的区块链研究机构,其创新体制机制,打破学科壁垒,打造了跨领域、跨学院、跨部门的新型机构。自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一批引领学术前沿、聚焦问题导向、集成交叉学科优势的学科标志性重大平台和成果。通过搭建学科平台,推动相关学科研究团队组建、优势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人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与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集群效应,助力新文科建设。

信息学院区块链教学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分两个层次培养学生掌握区块链技术基本理论和区块链项目开发方法,具有区块链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区块链项目管理与实施能力和在实际应用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的能力,未来能在区块链项目系统设计开发、区块链项目管理、区块链系统服务等领域发挥创新纽带作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第一层次:入门课程,主要包括:区块链基础、区块链进化之路、密码学原理、共识机制等。第二层次:开发课程,主要包括:区块链前端开发基础、Go语言开发实战、BASS+分布式开发、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应用开发等。

中国人民大学元宇宙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2月,是全国高校首家元宇宙研究中心,旨在通过对元宇宙这一当前全球前沿创新领域的探索,推进学科交叉助力新文科建设。中心将充分发挥元宇宙数据生成要素的功能,推出研究报告,出版中英文书籍、教材,发表高质量论文,面向本硕博设立人才培养系列课程,推送组织国内外元宇宙学术活动及行业峰会,承接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课题,促进我国元宇宙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打造学术品牌,拓展全球影响力。同时,中心将推动全国元宇宙技术、元宇宙产业、元宇宙经济、元宇宙风险防范、元宇宙治理、元宇宙监管与法律、元宇宙文化传播等发展,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咨询,促进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研究保障

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本学位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参与本学位项目建设的专家学者亦参与过多项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科研项目,有着丰富的研究经历。教师团队提出了众筹金融、以链治链、共票经济、数字文明、平台数据算法三维结构等理论,撰写《与领导干部谈数字货币》、《数字经济理论与治理》、《区块链+监管="法链》、《中国金融科技安全教程》等著作或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发表的观点被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批示,承担数字经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获得各类教学奖项、两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次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急需法学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区块链与数字经济为例』)。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帮助学生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生区块链创业公司金股链和JDIVentures区块链创业公司。帮助同学创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协会。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在我校成立了“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研究国际联盟”,旨在汇聚世界范围内政府、高校以及产业多方力量,推动全球范围内区块链研究、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形成区块链培养体系。

教师团队由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计算系主任袁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李三希教授等领衔,包括来自法学院、理学院、数学学院、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信息学院、新闻学院、统计学院等院系近二十位不同背景的教师骨干。

代表师资介绍

(1)杨东,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育部创新创业教指委委员,未来法治研究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金融法研究所、竞争法研究所执行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金融科技、区块链、数字货币、互联网金融、监管科技、大数据、证券法、金融法、竞争法、反垄断法、企业并购法、企业公司法、亚洲法制一体化等。

(2)袁勇,工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计算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块链技术、计算经济学和分布式人工智能。近年来,在权威国际期刊和IEEE、IFAC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6项最佳/优秀论文奖(均为第一作者);主持科技部、基金委、中国科协和企业委托等各类项目10余项。

(3)李三希,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SSCI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s编委。研究领域为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发表期刊包括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s Theory、Management Science、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

校外资源

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重庆、四川、成都、岳阳、青岛、娄底等地方政府开展课题合作或共建实践基地,与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等机构广泛合作,与阿里巴巴、蚂蚁、字节跳动、腾讯、京东、百度、IBM、华为、国家电网、中科院软件所、中科大数据研究院、联通物联网、众享比特、杭州云象等开展了广泛的科研与教学课程建设合作,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讲座分享、技术指导等。同时,为学生配备校外实践导师和国际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指导,实践导师既有来自校外机构的著名实务界专家,也有来自国际名校的院士和教授。

附件: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荣誉研究辅修学位”报名表

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荣誉研究辅修学位培养方案